最佳答案复活无望弃妇误国 弃妇误国出自《列子·汤问》。讲的是春秋时期,晋国大夫晏婴将自己的妻子被处死。后来晏婴在与晋献公同盟时,反对晋献公牺牲五百里之地,被晋献公问责。晏婴说,...
复活无望
弃妇误国
弃妇误国出自《列子·汤问》。讲的是春秋时期,晋国大夫晏婴将自己的妻子被处死。后来晏婴在与晋献公同盟时,反对晋献公牺牲五百里之地,被晋献公问责。晏婴说,当年弃妇误国,有愧于晋国。况且五百里之地可以度量吗?因为他没有忘记规劝当年传下的教训,所以才被人称为晋国良相。
因公殉职
因公殉职出自《左传·僖公十二年》。周朝官员安于国家大事,不惜鞠躬尽瘁,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国家、守护人民的财产安全。徐州令孙复在任职时,发现有贪官汉厉侵吞了人民的财物,于是直接去找汉厉。汉厉不仅不认账还要继续敛财,孙复不忍人民受苦,于是开始弹劾汉厉。后来孙复被汉厉反诬,被小心翼翼的主管请到邢国杀了。苏秦、张仪等人则是在大秦国公使的卑劣算计下,无怨无悔地赴死来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。
往事如烟
往事如烟出自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。秦朝时,官员主管财务征收的公卿被称作酷吏,他们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敛财积累,一些平民也因为难以再忍受高昂的赋税负担而转为匪寇。直到酷吏王通到位后,他悬赏捉拿逃亡、抢劫、杀人放火的匪徒,建立法院公正判决,对文武百官一视同仁,打破了一些受害人对公卿任意妄为的描述和互相预警。然而,王通因为出言不逊被废官,朝臣也承认他起初的作为,只是“为之常有,犹忆之耳,非有以为民也。”(指对于贪财为官、掌管征收和法治偏狭的情形,要比对此之前的“往事如烟”所形容的那个时期受到更为重视)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/及图片/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/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50990638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